一篇好文章,分享給大家囉!

勇往直前不要後悔,JUST DO IT!

 

【轉載-商業週刊】心理醫師媽媽告訴女兒的31件事

人生沒有最佳選擇!徬徨時,要用「直覺」取代「比較」

我們通常什麼時候最煩惱未來就業的問題?
據說是在國三、高三、大四、工作第3年、工作第15年時。
國三、高三、大四是煩惱該繼續升學,還是直接就業;
工作第15年則是思考究竟要在公司工作到何時,
如果離開要去做什麼等第二人生的規畫問題;
而工作第3年30歲上下的人,
則是把握最後一次換工作的機會,並認真思考未來的可能發展。
也因此,30歲上下來找我諮商的,不外乎都是工作與未來的問題,
他們最常講的一句話就是:「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最想做什麼。」

 選項過多,反而成為詛咒

有選擇自由這件事,原是一項祝福。
在過去以身分決定一切的年代,職業、婚姻、生活方式都早已命定,
比起個人的夢想或意志,投胎在哪一個家庭更能決定妳的一生;
相較於傳統社會,如今能夠自由選擇工作、伴侶以及未來,實在是十分幸福的事。
但是......選項過多反而成了一種詛咒,
因為「當我們做出一項選擇時,也等於要放棄更多選項」;
我們在選擇一項工作的同時,也必須捨棄其他數萬份工作的機會,
而當捨去的選擇越多,就會對自己最終的決定寄予更高期望,
可想而知,失望值也會同樣升高;對自己的選擇後悔時,
便會出現「當初我要是選別的就好了」的念頭。
最終,不論做任何決定,都會越來越難感到滿足

 

選擇專家希娜.艾恩嘉(Sheena Iyengar, 1969-)曾做過一項有趣的實驗,
她追蹤11所大學五百多名學生找工作的過程,
發現有強烈完美主義傾向的學生,會把履歷投遍各家公司
反之,容易因小事滿足的學生,只會投遞給特定幾家公司
幾個月後,分析兩者的就業結果發現,有完美主義傾向的學生比容易滿足的學生,
起薪高出兩成,但是對求職結果的滿意度卻明顯較低;
因為他們一想起過去投過履歷的公司,就容易出現後悔的念頭,
想著「當初要是選擇另一家公司就好了」。
選擇的自由這件事本身,已經無法再給我們帶來幸福。
或許成功將取決於妳所做的每一項決定
但「幸福」絕對是取決於妳用什麼心態來「接受」每一項決定

 不要等做完所有比較才決定

30歲年輕人眼前正擺著工作或伴侶等人生重大選項,
他們想把無數個選項做過全面分析比較後,再做出自己不會後悔的決定。
可惜的是,當我們把人生攤開來看,20、30歲時所做的決定,
幾乎難以判斷是否為最佳抉擇。
因此,沒有什麼舉動會比計算所有選項還要來得不智了。

就像登山時,在妳朝山頂一步一步攀爬時,不會知道自己究竟爬到哪裡,
只會看見眼前的樹木、花草以及石頭。
直到抵達某個定點能夠看見遼闊風景時,才能確認自己目前已經走到了哪裡。
爬到下一個山頭時,就會看見原本看不見的風景,體會從未體會的感受。
我們必須在很久以後,才能回頭確認那些選擇帶領我們到了何方。

年輕時的選擇也是如此,眼前只見樹木與石頭而非整座山,
因此沒人知道現在的決定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,
更何況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將所有方案一一檢視過再做決定,
每個人不過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下,
努力做出智慧的決定罷了

所以請拋棄所有選擇都必須先比較過再做決定的念頭吧。

【出處連結-商業週刊
作者:韓星姬 
譯者:尹嘉玄
出版社:商業周刊
出版日期:2014年3月4日

arrow
arrow

    sic27a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